第8章(1/4)
那矮胖男子姓包名易,见我回头,笑道:“秦掌门对秦少侠可是疼爱得紧。
”
我十分满意少侠一称,忙道:“我之前没出过远门,这一路要靠包大哥多关照了。
”
包易忙拱手道:“可不敢当。
”话毕又道:“包某之前,英大帅派了三匹快马百里加急,没一个请动了秦少侠,包某才来两天,秦少侠就痛快地上路了。
包某今年运道高!”
我不知他对我这一行目的知道多少,便打个哈哈:“家父为人谨慎,还请勿怪。
”
我们一路向南,出了城门,我仰头看看“久安”两字,心想这县名虽美,但人人都得陇望蜀,有了平安康泰,就不仅仅想要平安康泰了。
也不知往后我会不会怀念这半年风平浪静,衣食不愁的小日子?
我们上了大路,满道扶老携幼的流民向南涌去,大多徒步,偶有牵着瘦骨嶙峋的牲口,推着车的。
间河道的雪积不起来,但阴湿入骨,人群显得格外瑟缩。
我心道这策略很对,久安养不活这么多人,再往前走走,或许还有奔头。
包易虽未催促,但神态颇急,我们一路快马加鞭,等到了晚上投宿时,我胯下有如火燎,难怪骑兵都是罗圈腿。
问问店主人,离久安才六十来里地,换了我那破普桑,不过是一个小时的车程。
次日投宿的地方床铺油腻腻,天棚上还有诡异响动,我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在马身上困得前仰后合。
到了第四天,连油腻腻的床铺也没有,在野外睡了一觉,三个人轮流值更,还好没遇上剪径的,也没再下雪。
第六天时,一路与我们做伴的流民便渐少,我们辗转向西,他们则朝东边去了。
又走了半日,地势为之一变,从久安县起,一路是浅浅起伏的温柔丘陵,现在陡然群山夹峙、层崖刺天,直立的绝壁上跃下一道清泉,在山脚跌得粉身碎骨,看得我发肤皆悚。
包易说,这是出了间河道,入了六歧道。
所幸我们不用翻这千仞高山,沿着山脚的马帮小道一路向前,走了七八里,从隘口通过。
一出隘口,便听见了水声。
眼前一条昏黄的大江奔涌向西,包易朗声笑道:“这就是烈鬃江!明日就能到银辔寨了!”
我们沿江走到黄昏,见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