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书屋

妙笔书屋>国际现代艺术辞典书客吧小说 > 第95章(第1页)

第95章(第1页)

《音乐、艺术与观念》(Music the Arts and Ideas)

美国音乐理论家伦纳德·迈尔(Leonard B.Meyer,1918)著。1967年出版。本书的副标题为“二十世纪文化中的模式与指向”,旨在研究本世纪以来音乐及其他艺术门类发展的理论及美学前提,并试图对西方文化今后的演化趋势作出判断。迈尔在书中充分展示了他的广博知识面和对现代文化的深入认识。他以音乐作为中心,广泛触及了当代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文学艺术中所产生的种种激进创新的手法与观念,并分析了这些技法与观念的哲学、心理及社会根源。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收集了作者有关传统音乐与艺术的美学基础的五篇论文;第二部分讨论自50年代以来艺术世界中所产生的各种变革及其这些变革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巨大冲击;第三部分涉及音乐中的形式主义试验,对这些试验进行理论上的质疑。本书于1994年新版时加入了作者新撰写的论文,作为书的最后部分,进一步讨论了近二十五年音乐及艺术的发展趋向,明确指出西方文化已进入了一个多元主义的“后现代”时期。(杨燕迪)

skbshge

《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The Classical Style:Haydn, Mozart, Beethoven)

美国音乐家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1927)著。1971年出版。作者罗森是当代美国钢琴家和音乐著作家。作为一个学者型的职业钢琴家,他的演奏以严肃、冷静和理智为其特色。罗森的兴趣广泛,阅读和研究范围涉及数学、哲学、艺术、文学及语言学(他曾在普林斯顿大学获罗曼语言哲学博士学位)。在音乐学术中,罗森以这本《古典风格》确立了其在音乐学界的地位。此书出版后,翌年即获美国国家文艺图书大奖。作者在书中通过对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艺术家代表作品的剖析,对18世纪古典盛期的音乐风格本质提出了崭新而系统的见解,使今人对当时音乐语言的运作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的论述不仅考察了三位古典音乐家的音乐创作心理、艺术特点和社会文化背景,而且注意分析个别作品的创作前提与创作角度,尤其关心音乐作品中形式、材料、语言与风格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显示出作者对当时音乐理论文献的全面把握、对创作过程的深入了解以及对音乐本体的敏锐感受。此书是西方音乐界关于古典时期音乐重要的史论著作之一。(杨燕迪)

skbshge

《无调性音乐的结构》

《无调性音乐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Atonal Music)

美国音乐理论家阿伦·福特(Allen Forte,1926)著。1973年出版。本书作者不仅致力于宣扬奥地利音乐理论家申克尔的观点和学说,而且也在把电子计算机技术运用于音乐分析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然而福特对二十世纪无调性音乐的解剖与说明更为引人注目。本书出版以来,已成为理解无调性音乐结构的主要论著,影响很大。为了把握非十二音技术的自由无调性作品中复杂的表层音响现象,福特借用了数学中“集合理论”的原理,将各类音级集合简化为二百余个“基本型”,以此为基础求得对作品内在结构规律的清晰认识。他的分析思路是,先给作品“分段”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片断,随后将每一片断中的音高组合还原为便于在附录表中查找的“基本型”,最后则根据此表进行各个“基本型”间的观察与比较,从而理出作品中各个“分段”间的音高组织联系,确定该作品的结构统一性质。根据各种参数的异同,各个音级集合间的关系可以有相等、Z关系、各类相似性关系、补集关系、同属一集合丛或子集合丛等等。(杨燕迪)

skbshge

《音乐史的基础理论》

《音乐史的基础理论》(Grundlagen der Musikgeschichte)

德国音乐史学家卡尔·达尔豪斯(Carl Dahlhaus, 19281989)著。1977年出版。作者是当代德语世界音乐学术界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著述以广阔的视野和思辨的文风著称,在西方受到广泛瞩目。本书德文版于1977年出版。1983年剑桥大学出版社的英文版问世。达尔豪斯利用自己广博的哲学素养和对音乐史研究的切身经验,深入考察了音乐史写作中面临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音乐史的性质及其功能、作品在音乐史中的地位、历史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辩证关系、音乐史的“主体”问题、价值判断在音乐史中的作用、“结构”历史与“接受”历史在音乐史中的运用,等等。达尔豪斯在吸纳新知识的同时捍卫了传统艺术(音乐)史的立场,主张音乐史应该在作品的独特审美价值中看到历史的本质,从而达到为今人解释过去的目的。(杨燕迪)

skbshge

《十九世纪音乐史》

《十九世纪音乐史》(Die Musik des 19.Jahrhundert)

德国音乐史学家卡尔·达尔豪斯(Carl Dahlhaus,19281989)著。1980年出版。此书是当代德国音乐学代表人物达尔豪斯的一部音乐史专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著作是作者《音乐史的基础理论》中所提出的理论观点的具体实施。与通常的音乐史著作不同,作者在叙述音乐发展逻辑线索的同时,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音乐作品本体内部所蕴含的历史内容和审美意义上。其结果是,读者不仅获得了音乐历史发展的整体图景,而且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具体个别人物和作品的内在价值。达尔豪斯的宽广视野使他能够将音乐创作史与文化精神史和社会经济史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音乐与姊妹艺术、社会思潮以及政治事件等其他社会、人文现象的关系得到澄清。该书自出版以来,被公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有关19世纪西方音乐的史论专门著作。(杨燕迪)

skbshge

简约音乐

简约音乐(Minimal Music)

亦称“反复音乐”(repetitive music)或“系统化音乐”(Systematic music),系于本世纪60年代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及绘画、雕塑艺术中简约主义的影响下崛起于美国的新音乐流派。其创作原则在欧洲作曲家的作品中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简约音乐的兴起,是对50年代以来学院派及序列主义音乐的结构愈益繁复庞杂的倾向的反拨。简约派作曲家力求将其创作素材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构筑异常简明单一、易于为人所感知的结构,作品避免多因素及多元化的发展,并排斥任何与该结构无关的表现性因素。因此,简约派音乐多由极其简单的某个动机(或动机组)长时间的多次反复构成,并以音乐素材系统化的渐次变奏作为其主要的结构原则。这种变奏手法迥然不同于传统欧洲音乐以旋律、和声及调性发展为核心的作曲技法体系,而深受东方(特别是印度)音乐、非洲音乐及爵士乐的影响,常以节奏一时间组合关系及织体等因素的细微错落变化为主,间以音响色彩或和声的发展,造成一种寓流动于静默之中的奇特情趣。简约派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十分多样。简约音乐创始人之一,特瑞·赖利常用调性音乐素材创作。他于1964年创作的最早的简约音乐作品《C调》,具有随机音乐的特色;而史蒂夫·赖希从他早期从事磁带音乐创作的经验中发展出所谓“相位转换原则”,即用数件乐器同时开始演奏同一曲调,但通过各声部演奏速度的微差,形成音响相位的偏离,从而造成逐渐变化的“对位化”声部交织;菲利蒲·格拉斯则常在动机不断反复时,逐渐将其句型加以扩展,以获得妙趣横生的变化。其他较具代表性的简约派作曲家,如拉·蒙特·扬,约翰·亚当斯,弗雷德利克·热夫斯基的创作也各具自己的特色。早期简约派音乐多局限于使用小型编制的室内重奏。后来,随着简约音乐在欧美已逐步扩展到大型管弦乐、歌剧、电影音乐等领域中。与早期简约音乐风格相比,在和声、节奏、乐器色彩的使用上更为大胆,并已开始渗入了音乐的表现性因素。简约音乐的重要代表作,除前已提及的《C调》外,有:《为十八位音乐家而作的音乐》(赖希)、为各种不同编制而作的《相位》(赖希)、《爱因斯坦在海滩上》(格拉斯)、《走到一起》(热夫斯基)、及《大钢琴音乐》(亚当斯)等。(杨立青)

skbshge

点描法

点描法(Pointilli**)

原指绘画艺术中后期印象派画家用若干原色的色点汇聚成光色闪烁的画面的“分色主义”创作原则,后借用于音乐艺术中。该术语曾一度被用以借喻德彪西、拉威尔等印象派作曲家音色倏忽变幻的管弦乐配器风格。现今,则主要指由韦伯恩首创的一种作曲技法。运用这种方法构思的作品,摒弃了旋律线条与和声的连贯展开,音乐织体异常简练,常由稀疏地散布在不同音区的若干孤立的音点及短小动机构成,它们常被休止符隔绝开来,在音的进行方向、力度、描绘及音色上都具有鲜明的对比,以形成色彩斑驳、轮廓生硬的音响。在5060年代,点描法是序列音乐作曲家典型的创作手法之一,并常为其他流派作曲家广泛应用。(杨立青)

skbshge

实验音乐

实验音乐(Experimental Music)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奉旨成亲 作者 其君折枝  资质平平只好搞内卷  嫁金钗(笑佳人)  鸿蒙大罗天书客吧小说  《他为我而来》 御雪离 禅月  有种跟我结婚啊!  [废文 完结]《你怎么这么小心眼》作者:木木瑞rui311(互攻)  库洛牌拯救世界[综]  烟花易冷  符修通天书客吧小说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书客吧小说  别想离婚[重生]  [补番]汴京小面馆(松雪酥)  [附带番外]《嫁金钗》作者:笑佳人  不要试图攻略偏执魔头 .小刺莓  没有上岗证所以不能和男神搞黄色(人外,H)  互利[gl]  咸鱼导师?我的学生全是灭世级by柒月火  我行让我上[电竞]书客吧小说  《不要试图攻略偏执魔头》(精校版全本by番外完)作者:小刺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