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书屋

妙笔书屋>穿到古代的教书匠 > 穿到古代的教书匠_分节阅读_112(第2页)

穿到古代的教书匠_分节阅读_112(第2页)

“张小祭酒给分的活儿,小学学识扎实的都被选派到崇文殿了,听说官家已经搜罗到了八面石鼓,还寻到一些三代时期的竹简、龟甲还有兽骨,如今正在尝试认读,正是需要人手翻阅典籍的时候,他们去那边正好,算做修史;而我们,按张祭酒的说法该学习至圣先师的事迹,不论是学习《诗经》进行民间采风;还是钻研《礼记》,修正我朝的律法,引导民风;抑或是学《易经》,卜算天地;或是与孔夫子为师为友,得三千弟子而教育之。”

“你们来此,打算如何?”那夫子疑惑道。

“我们想记录一些民间的工艺、诗歌,顺便教化教化学生,也是一项德政。”

“你们来此,是想教化学生?”

“是,给夫子添麻烦了。”三个人拱手到底,“还请多多包涵!”

四门学的这批书生都是张雷一手一脚教出来的,自认为自己可能比国子监的学生弱些,也只弱在家世背景上,其它方面他们不输其他任何人。

当天下午,陶宗代小郎君的第一节 课,也是这群书生初为人师的第一节课,教的就是数术与识字。拼音这东西识字的人学起来还是挺快的,不识字的学起来慢一点也有限。书生人志得意满,觉得自己特别像孔圣人第二,而和陶小郎君也觉得茫茫仙途他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数术课就比较惨了,陶小郎君对道典里那些扭曲的像麻绳一样的文字印象极为深刻,觉得这是修道成仙的关键法门,学习的非常认真。但认真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常规的加减乘除运算难不倒这个商贾之家的孩子,可神奇的叫作应用题的题目却让陶宗代觉得有些晕头转向。

“笼中养雉兔,上有头三十五,下有脚九十四,问雉兔各几只?”

“这个我知道,兔十二、鸡二十三只,以前我爹教过我。”

“看来你是会了,那么看下一题,匣中养蜘蛛并蛐蛐儿共十一只,腿76条,问蜘蛛和蛐蛐儿各有多少只?”

“这都有数清这么多条腿的功夫了,还不能数清各有多少只?也是盐吃多了,真够闲(咸)的。”

“别唠叨了,你不是想修仙吗,这是推算的基础哦,你见哪位老神仙不是能掐会算的?”书生哄着他学,顺便想起自己刚听到这种题目的无力感,不知为何,却觉得心中有些快意了。

“修仙的人这么闲?”陶宗代开始怀疑自己能否修仙了,不过此时他还是挺有动力的。

作者有话要说:

注:

小学:古代指训诂、音韵之类对文字进行研究的学问。

关于石鼓,推荐看上周起热播的央视综艺《国家宝藏》,超级棒。

##

蜘蛛那里是在知乎上看一个关于科学家的子女生活状态的问题时原,很有趣,化用一下

第122章 六安重游

不说小学堂里书生和学童们的互相伤害,也不说这群书生要费多少口舌才能让手艺人们相信记录下他们的手艺并不是为了外传,不会给他们带来损失,这些都是四门学里的儒学生们需要烦恼的事情。

白云观里崔瑛带着皇家爷仨参观了尽兴,什么植物培育,机械构造,金属冶炼,一样样新奇的事物将他们的感官冲激到麻木,然后将这些东西的应用问题扔给这群皇家人,如何平衡现在发展与子孙后代的利益,也只有这个国家名义上的主人才最为关心。

不是昏君的帝王必然要考量这些有限的资源如何使用的问题,他们最怕的不是国家如今有多少困难,这个都可以克服,他们怕的是千秋之后子孙的埋怨,周礼儒思,人们最在乎的就是身后的祭祀了,所以他们一定会谨慎的使用这些力量的,不需要崔瑛多操心。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位面动物园  被迫离家出走的我开启救世模式  被道侣捅死后我带着天雷回来了  我当皇后那些年  娇藏失忆白月光  罪罚[无限]  古代当小族长  炙宠  白月光才不稀罕渣男呢  神级系统教化诸天  九行告白诗  我在横滨用马甲虚构救世主组织  [综英美]哥谭攻略指南  小厨神[快穿]  藏诟  [清穿+红楼]那股泥石流  贵妃娘娘穿回现代后,直播打脸  泥菩萨的自救之路  撸了暴戾君主的猫之后  我为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