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似乎彻底堵死了这一条验证路径。
不过没关系,人们很快便找到了另一条替代之路。
验证这一猜测,不需要人们再度靠近宏观黑洞的形成现场,微观黑洞即可。
而,制造微观黑洞,对于如今的人类来说只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再加上微观黑洞观测环境高度可控,相比起宏观黑洞,微观黑洞更为合适。
除此之外还有外部环境的需求,必须要在一个暗物质薄弱的地方进行实验,才具备理论上观测到这一现象的可行性。
这也没有关系。早在之前阶段,人们便已经绘制出了银河系及周边暗物质分布地图。地图显示,就在银河系边缘5000光年范围内,就存在大量的适宜作为试验场地的地方。
于是一支科考舰队在韩阳的控制下,携带着上百万名克隆人和几十万名人类科学家立刻出发,以超光速方式向银河系边缘行去。
百余年时间后,在人类主舰队持续进行理论推导和数学研究,再度完善了这一套理论体系的前提之下,科考舰队终于到达。
韩阳直接将自己的算力延伸了过去,开始进行极大规模的建造。
韩阳仍旧打算使用粒子对撞机来制造微型黑洞。
只不过这一次所需要的微型黑洞,要比当初所制造的克级黑洞更大。
理论计算表明,如果要达到当前观测水平可以观测的程度,所制造出的黑洞的质量,必须要在一千克以上。
一千克的质量,换算成能量的话,便高达9*10^16焦耳,相当于2000多万吨标准TNT炸药同时爆炸所释放出的能量。
再算上损耗,预计需要将相当于3500万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施加到两颗小小的质子之上,令其对撞,才能形成符合标准的黑洞。
就算对于五级巅峰文明来说,这同样是一项极为庞大,极为困难的工程。
但韩阳别无选择。
这已经是要求最低的验证方式了。其余的验证方式,就算是韩阳都不可能做到。
在韩阳的控制之下,数亿台智能机器人和数量更多的智能设备,还有大量的克隆人、人类科学家,在十艘空天母舰所携带的物资支持之下,在这远离任何星辰的河系边缘展开了庞大的建造工程。
耗时三十年,最终,一条长度达到了16万公里,其中分布着20万台电磁与重力加速器,由超过三万座大功率夸克裂变-聚变电站供能的直线粒子加速器最终建造完成。
在几乎全人类瞩目之中,第一次对撞实验开始。然后,在粒子对撞机中段,仅仅不到一秒钟之后,便轰然爆炸。
猛烈的火光之下,长达9000多公里的对撞机管道被直接摧毁。
是的,这一条寄托了全人类希望的加速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次性的。每实验一次,就会被毁掉约一万公里的管道,然后需要人们再度投入大量的工程力量去修复。
第二次试验随之开始,然后第三次,第四次……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白月光式万人迷[快穿] 高危片场,但大学生实习 守寡后嫁给了皇帝 被换了气运后 卖盒饭开始解冻地球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做最强的前妻要注意什么 千年组也存在友谊吗 漂亮O被直男室友盯上后 [综英美]超英不许乱扔垃圾 全球农场TOP1 虐文,但是发疯文学 重生后嫁给亡夫他大哥 名侦探世界的警探 病秧子分化成A后 女装误撩了黑化龙傲天 这替身老子不当了 失忆美人带球跑后 恰与梨花同梦 写顶流同人文翻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