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一点在日后便少为人们提及了。这不得不说是让人好奇的一点,可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对阿克曼1943-1944年间经历的关注是在21世纪后期开始加深的,而之前人们的目光则多数落在她的艺术成就上,因此已经错失了能够接触大量直接资料的机会。当人们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那缺失的一年对她的艺术生命产生了巨大影响时,亲历者们早已与世长辞。
我说了这么多,无非是要告诉你,伊斯特,和直接将目光落在阿克曼情感生活的研究者们不同,我的研究正是从“战争英雄”开始切入的。在谈及阿克曼的传奇一生时,人们不再频繁地提及这些实在是过于反常。尽管它看起来和音乐、艺术毫无关联,说不定只是当时人们的疏忽或者是对于战争阴云的回避,但我决心探索下去。“忽视细节,忽视全部”,这就是我的准则。
而我庆幸我抓住了这一点。
好吧,我应该按顺序向你讲述我是如何推进研究的。最开始我和其他曾偶然关注此方向的研究者一样,将重点放在那枚标签上。我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徘徊了足有一个来月,因为根据米勒的传记可以看出,那枚标签促使当年的苏联军队提前解放伦达克集中营也许这是她被赞誉“挽救无数人生命”的原因之一。
但当阿克曼去世那一年刊登于《新联报》上的一篇报道让我注意到一些新东西或者说那几乎不能说是一篇报道,只是一篇刊登于报纸上的悼文。它之所以能留存至今全要归功于它作者的身份,乔纳斯·朗曼。这位犹太裔电子信息业天才缔造了朗曼家族,使得他用过的哪怕一张草稿纸都留存至今。
过去人们都忽视了这篇文献,因为它根本不能被任何检索方式找到。它作为私人报纸档案留存在朗曼家族的家族档案馆中,是朗曼人生中无数碎片的一角。而我能得到它也纯属巧合我与约尼·朗曼在大学中私交甚密,当我向他提起他那位在伦达克集中营中呆过的先祖,他爽快地向我开放了家族档案馆。
而我在那里获得了那篇文章。
“也许人们更关注阿克曼小姐的艺术成就,” 朗曼在那篇文章中说,“我的回忆却被她的勇气与牺牲精神充满。那些我和阿克曼一同在德莱恩少校别墅中工作的日子里,我所感到的真相告诉我那枚毒气罐标签相较于她真正做的那些事是如此微不足道。子弹自1944年从枪管射出,却停留在她的人生中,我知道世人都能看见那其中的勇气,她确实值得因此被称为英雄。可我相信只有寥寥数人(如果他们在那些年足够敏锐的话)知道这对她而言有多残酷。而更让人悲哀的是,这一切永远无法被宣之于口,好在如今天父的怀抱向她张开,我相信死亡对阿克曼而言并不是一种终结……”
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看见这些话后都会知道“标签”不是重点。“子弹”看起来像是个比方,可是我注意到它和枪管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被赋予了明确的时间。它看起来更像是某件真实发生的事,那件事给予阿克曼她不愿获得的英雄称号,并纠缠着她的一生。
那篇悼文如此含糊其辞,却告诉我出写作者在模糊大量真相时实际已经看清了它们。我相信在三百余年前,朗曼或许是少数几个洞悉隐情的人。
伊斯特,我知道对于文字过分追究并且推敲字词大多数时候是不智之举,那可能只是由于写作者的用词不当。但朗曼用“感到”而不是看到的遣词造句方式还是让我在深夜辗转反侧。
那篇悼文中那些含糊不清的表述、模糊的真相,无法宣之于口的隐情像烟雾一般捉摸不定,难以把握。我在半夜惊醒,在我梦中“感到”这个词如灯火闪烁,让我不得不起身反复思考。那是种气氛,没有证据才会使用“感到”,相比看见了什么那更近乎直觉。
朗曼什么也没看见,但他就是知道。
显然除了“感到”真相的朗曼,世人并未察觉“战争英雄”对阿克曼的残酷性。那件让她成为英雄的事为世人所知,可让它变得残酷的秘密则深藏于别墅之中。
这让我感到一种兴奋的电流贯穿肢体,让我在深夜感到历史那苍灰色的、湿润的烟雾将我笼罩。在三百年前集中营的别墅中,发生了某些足以影响阿克曼一生的事,子弹停留在她的人生中,让死亡成为某种轻盈的解脱。
关键是,那是什么?我感到我在隔着冬日布满雾气的玻璃凝视屋子中的烛光,它在那儿跳跃,如此迷人,让我想要看清那明亮的火焰。年轻的阿克曼,二十七岁的克莱尔·阿克曼,还是个男孩儿的乔纳斯·朗曼以及……
那个第一次出现在我视野中的名字。
德莱恩。德莱恩少校。
正是在他的别墅中,那些深深影响着阿克曼的事发生了。他是个见证者吗?还是参与者?那些文献中不经意间提及的“某位纳粹军官”?
我再也没法躺在床上。这时候我不得不依靠那些我鄙夷的电子垃圾,搜索德莱恩少校,加上“德国”、“纳粹”、“二战”这样的字眼,以及“集中营”。几乎一无所获,太多德莱恩出现过……但天色发白时,我终于看到了足以吸引我视线的东西。
那是一篇历史比我祖爷爷都大的科普文章,在冗长的对于二战时期德国空军制度的普及后,编者放了几张王牌飞行员的照片。其中一张下面,我看见一个名字。
文森特·冯·德莱恩。
那张照片自一份老报纸上的报道翻拍而来,模糊得像是洒了水后拍的,是份德语报纸,那类标准的战争宣传报,日期是1943年的10月21日。
“天空中陨落的黑十字:一次无耻的围歼”,标题写着。下方的黑白照片中,一位年轻军官站在停机坪前向镜头微笑。在他背后是数百年前那种老式飞机,那显然是个阳光充足的好天气。我将那张图片用软件反复智能优化,在将德莱恩的鼻子锐化如刀尖之后,我终于能看清他的肩章。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在修仙世界当收尸人 〔更99〕触手统治世界 作者:迟瑞 【番32】《歌呗今天在横滨出道了吗/我的心,Un Lock》作者:彦缡 七零年代文医生不好当 偷风不偷月_北南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精校版全本by番外完)作者:妾在山阳 迷失丛林 【抖音独家】连载至575《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阮南枝 傅祁川 迷迭港(烧星云) 列车求生:我能随机复制 〔更73〕小巷日常[八零] 作者:秋凌 完结《婚港》作者:希昀 《两都纪事》作者:六遇 偷欢(双性大奶) 作者:爱妙妙的巧嘴 偷偷 by 左边是热水「至番五」 白捡一个贴心小夫郎by追着云朵的鱼 《及川前辈,请帮帮我!》 作者:我们万岁 《精养贵妇》作者:容子君 〔更48〕伪装渣攻网恋翻车后 作者:烧个锅巴 肉欲弥漫(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