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回乡,倒不全为了孙子秋闱,主要是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宫里决定给大皇子议亲,选皇子妃。要知道,大皇子中宫嫡出,母族为京城第一豪门平郡王府。可想而知,这位皇子选正妃会在京城掀起何等风波,连景川侯府的大姑娘李镜都为了避嫌自宫里搬出,方家因是清流中的望族,也有人提及方氏女。方阁老清流出身,倒不是说不愿意家里出一后位,只是大皇子的正妃位岂是易得的?可千万不要正妃未中,反中了侧室,那就不是荣耀了。以方阁老的傲气,如何愿意孙女为侧室,干脆不希图这桩富贵了。何况,大皇子虽则母族显赫,但大皇子的资质,方阁老也略知,肚子里说句公允的话,远不及当今陛下。方阁老嘴上不说,心里对这位嫡出皇子,是不大满意的。
当然以后谁继承皇位,于方阁老无干。他乃股肱之臣,绝不会掺和皇储之事。只是一想到大皇子这般资质,难免有些遗憾是真的。
方阁老干脆带着长孙回老家,不掺和这些,也省得叫人做了靶子。
想来方阁老也未料到,此番回乡,却是开启了另一段国朝最为风云激荡的岁月。
方阁老第一次见到秦凤仪是在自己回乡未久,因有些贪食,当然方阁老是绝不能承认他是吃多了狮子头给吃撑的。然后扬州城的士绅们闻风而动,纷纷过来探病。秦凤仪就是这样第一次与李家兄妹出现在方阁老面前,饶是方阁老这样江南大族出身,在京多年高官,见惯出众人物的,在第一次见到秦凤仪时,都忍不住眼睛一亮。秦凤仪的美貌,竟然能令方阁老惊艳,可见此人相貌出众,便是方阁老,也是平生仅见。
方阁老原以为是李家兄妹的朋友,结果一问,竟然是扬州盐商之子。方阁老心下难免可惜,惜这样美玉一般的少年,竟然只是商贾出身。
其后,方阁老发现,即便是商贾出身,这样的美貌也绝对是世间利器。因为,秦凤仪绝不是寻常本领,他竟然就靠一张脸便入了李家大姑娘的眼,而且李大姑娘还非他不嫁了。
要是说秦凤仪是纨绔子弟,倒也并不算夸大,这人因美貌,在扬州便有凤凰公子的美名。只是再怎样的美貌,像秦凤仪这种空有美貌的纨绔子弟,也绝配不上景川侯的嫡长女啊。要知道,李镜非但是侯府嫡出,她自幼便入宫做了皇长女的伴读,与皇长女一道在慈恩宫裴太后膝下长大。李镜性情才干,便是方阁老最为得意的长孙方悦,都不见得能匹配。据闻,平郡王嫡长孙,有京城双玉之称的平岚,都曾愿以正室之位相聘。
方阁老有些想不通,李镜这是相中秦凤仪哪里了?方阁老分析了下,觉得很可能就是秦凤仪这张脸让李镜中意的。
其后,秦凤仪手段之厉害,很令方阁老另眼相待,无他,秦凤仪非但取得了李镜的芳心,连李钊都有些满意这个妹夫了。如果不是李家兄妹集体眼瘸,那便是秦凤仪确有其出众之处。
方阁老难免起了好奇之心,乍一接触下,发现秦凤仪虽是扬州城有名的纨绔,还真没什么恶行。而且颇为天真无邪,说话行事,率真有趣。越是接触下来,他越觉着秦凤仪并非无可取之处。
只是秦凤仪那草包也真够呛。
待得秦凤仪求了方阁老平珍在婚书上签名做媒,去京城提亲,那一出大戏,在数年后都为京城百姓津津乐道……及至方阁老知晓秦凤仪的提亲经历,已是秦凤仪自京城回扬州城之后了。秦凤仪为了娶李镜,也可谓改头换面,重新奋发。秦凤仪在某些方面,直接得令人发笑。譬如,秦凤仪想拜方阁老做师父之事。方阁老想到便不由得失笑。方阁老的身份地位,想拜他为师的读书人不知凡几,人家没啥把握都不好开口,秦凤仪不同,胸无点墨,就能直接开口拜师。然后方阁老拒绝了。
秦凤仪当真不是凡人,人家根本不怕被拒绝,人家被拒绝后直接申请到方家来念书。方阁老虽则没有收秦凤仪为徒,但秦凤仪自有其优点所在,方悦也在念书准备秋闱,秦凤仪虽然肚子里的墨水不大多,而且秦凤仪到京提亲,即便没有谈下亲事,却也与景川侯谈了个条件。纵使那个条件在方阁老看来无异于登天,可秦凤仪信心满满啊。
待秦凤仪到了方家念书,方阁老才晓得,人家秦凤仪为什么信心这么足,人家完全是过目不忘啊!说过目不忘有些夸大,但鲜有文章秦凤仪念上三遍还背不下来的!
方阁老都无语了,这样出众的资质,也不晓得秦家父母是怎么把孩子耽搁到这时候的。
有这样资质的孩子,还晓得奋发,方阁老简直是爱不释手,当下便想把秦凤仪收至门墙。只是略一思量之后,方阁老仍是按捺下激动之心,还是要看一看秦凤仪念书的决心,用秀才试来试一试秦凤仪科举上的灵性。毕竟也有那种学识渊博,但就是科举无能的人。
事实证明,人家秦凤仪放话要考状元并不是没有根据的,秦凤仪是当年秋回的扬州,第二年春参加秀才试,便一路顺遂,中了秀才,虽则名次不高,但这才读了小半年的书,便能中秀才,这是何等的天分。要知道,江南文风之盛,参加秀才试的人上千,秦凤仪能在扬州城上千的参考人数中得中百名内的秀才,可见其天分不凡。
方阁老都有些爱不释手了,当机立断便让秦凤仪拜了师,方阁老相信,倘他不下手,一旦有人知道秦凤仪过目不忘之才,多的是人愿意收下这个门徒。他都手把手教导这许久了,焉能便宜了外人?这话,当真不是方阁老夸大,便教导自己的亲孙子方悦,方阁老也没费过这样的心啊!
方阁老收了秦凤仪这个关门弟子,接下来秦凤仪在科举上的斩获证明了方阁老的眼光。而且秦凤仪完全是科举亲事两不误,这小子还记着每年去一趟京城,待到京城也不住别处,就住在景川侯府,闹得半个京城都晓得景川侯大姑娘有未婚夫了。就凭秦凤仪这厚脸皮,再加上秦凤仪在科举上的进益,这门亲事,由原本人们觉着秦凤仪痴心妄想,到如今都认为秦凤仪有些“苦心人,天不负”的意思了。
待秦凤仪与方悦一道至京城参加春闱,秦凤仪在春闱上绝佳的运势,更令方阁老坚定了自己的看法,这小子将来必然前程无量。方阁老太相信运势在官场上至关重要的作用了。
春闱后,官场的方阁老一跃成为京城传奇,此次春闱大比,状元探花得主,一为方阁老亲孙,一为方阁老高徒。方悦与秦凤仪,一为状元一为探花,且同出自方阁老教导,一时传为仕林美谈。
秦凤仪非但如愿娶了李镜,之后,更是在官场中如鱼得水。同科进士中,无一人能如秦凤仪在御前那般得宠。先时,方阁老还担心秦凤仪贪玩,成为佞幸一类。结果秦高徒没几天就在御前弄了个实差,虽则只是个跑腿的小差事,秦凤仪却肯任事,半点儿不怕得罪人,把差事做得不错。方阁老对这个高徒满意得很,依方阁老对景安帝的了解,相信皇帝陛下对于秦凤仪也是很欣赏的。
秦凤仪在御前越发得意,原本依方阁老的预计,秦凤仪的性情,当能在官场有所作为,以后必为国之栋梁。
结果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方阁老的想象力。便是方阁老,也未料到秦凤仪是柳王妃之子。
若是知晓秦凤仪是柳王妃之子,方阁老说什么也不能接近秦凤仪啊,这多犯忌讳啊!方阁老倘若不是这辈子经历的风雨多了,真能叫秦凤仪的身世愁死。真是两头不落好,非但景安帝疑他,秦凤仪知晓当年方阁老曾举荐平氏为后的事情后,就没再往他这里来过。方阁老郁闷得自己险些病倒,还是孙子方悦时常过去秦凤仪那里,带些秦凤仪的消息回家,方阁老晓得秦凤仪如今连岳父景川侯都不理会后,便觉着,秦凤仪对他这不理不睬的,也不算出格。反正,秦凤仪就是这么副爱憎分明的性子。
秦凤仪一生的事业便是自南夷而起,这位天资卓著的皇子亲王,在西南边陲成为整个国朝最为耀眼的政治明星。方阁老果断把长孙派到了秦凤仪麾下,直至秦凤仪率兵回到京城,登基为帝,方阁老帝师之名算是坐实了。便是方阁老也未料到自己能教导出一代帝王,老爷子心中的种种骄傲自豪,便甭提了。而且方阁老没想到,秦凤仪还给他赐了个爵位,爵位什么的就不用啦,方阁老看得清楚,他也这把年纪了,原以为致仕便能从人生顶峰退了下来,没想到,致仕后又教导出了一代帝王,于方阁老,余愿足矣。
方阁老原以为,看到秦凤仪登基,他这辈子也就到顶点了。然后方阁老发现,自己又想错了。因为,秦凤仪完全没有让他继续退休的意思,秦凤仪又把老爷子聘为了政务特别顾问,但凡有国家大事,也要把老爷子找来咨询,然后老爷子越活越硬朗,那身子骨啊,真是棒棒的!
秦凤仪算是大景朝历代皇帝中十分有作为的帝王了,因为此位帝王平生所留下的传奇事件太多,以至于后世史学家时常将其与大景朝的开国太祖皇帝并立。当然这只是后世不认识秦凤仪的史学家的看法,对于秦凤仪当政时的各大臣来说,他们对于秦凤仪的感觉,委实一言难尽啊。
倒不是秦凤仪执政有什么问题,事实证明,秦凤仪在政务上英明睿智,他有在西南执政十年的经验,而且不是被在皇宫里圈养出身的皇帝,他自幼生活在民间,对于民间的事一清二楚,又曾带兵征战,于军务也很有见地。所以,你想糊弄他,那是甭想。正因秦凤仪不好糊弄,朝中大臣当差,也是兢兢业业,极是用心。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一不小心成为全世界的信仰(快穿) 乖点,师叔宠你 清穿锦鲤十四福晋 实妹宝典_新御书屋 首席检察官:秦少,放肆宠! 我死后全师门为我追悔莫及 家财万贯的我拿了短命剧本 绝地求生之空投成神 施以援守_新御书屋 暴富后,咸鱼她又爆红了/穿成暴富女配后,咸鱼出道了 仙尊和她的前道侣们 西西弗斯的坠落_新御书屋 我在逃生游戏发红包 在七十年代当爽文女主 【快穿】情欲攻略游戏 偏执太子的金丝雀飞了 全小区宠物都是我眼线 重生后渣夫变了 (综漫同人)首领宰今天也想被咒术师祓除 顶流她又强又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