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书屋

妙笔书屋>追问 > 第六部 暗裂(第3页)

第六部 暗裂(第3页)

在团省委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借调工作,说到底是客人,一定要低调,勤奋,把工作做漂亮。这个代表学校出来工作,事关学校的形象啊。就是在那里,我学到了团机关干部的一些作风,也染上了某些团干部的做派。比如,积极,上进,有活力,办事讲效率,不拖拉。善于举办各种活动,尽可能在一定范围扩大工作影响力。还有,练好嘴皮子,要练就出口成章,句句精彩的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政治抱负大,但为了抱负身子要放得低,把自己摆在服务生的姿态上,尤其在党委和政府领导面前,要善于做学生,藏起自己那些趾高气扬的书生意气。

由于工作出色,在那里借调工作几个月后,团省委就给我挂了一个学少部副部长的头衔,并选我当上了省学联主席。借调两年结束后,团省委的一位分管学联工作的副书记对我说,你可以有两个选择机会,一个是留在团省委,留在学少部,团省委发个正式的任命文,你就是正规的机关副处长了。第二个选择就是回学校,我们也会对你有个交代,建议学校让你到校团委担任副书记什么的,这样也方便你继续跟我们团省委保持工作上的联系,也有利于学校这一块的工作嘛。

我表示感谢,然后说回去跟学校的书记请示一下,听听他的意见,然后回来给您答复。团省委的副书记说好,还表扬了我一通,说你政治上进步很快,从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你的组织意识很强,个人属于组织里的一员,凡事有请示汇报的习惯,很好。

其实,我这是给自己留一个可以迂回的空间。

我在学术上有很好的前途,念到那么高的文凭,发表了那么多论文,难道就是为了出来当一名埋在杂事堆里的政工干部?我有点不甘心。我回到学校,找党委书记谈这事。我在表述的时候,玩了一点语言技巧。首先,我感谢书记给了我到上级团委锻炼的机会,两年里工作辛苦但水平提高很快,收获很大。然后我把团省委副书记对我工作安排的建议转述了一下,我在转述第二条意见里的推荐回校团委担任副书记时,故意把这句话里的副字漏掉,直接说他建议我回来当校团委书记什么的,说是便于学校团委跟团省委对接工作。书记就问我自己的想法。我说自己留恋学校,留恋学术氛围,还是不想丢掉专业。

我们那位老党委书记有高校领导的显著特点,就是爱才,喜欢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他一听我这话很高兴,就说,也好,你们年轻教师精力旺盛,做点团干工作,学问也不要撂下,是明智的选择。这件事就这样办成了,我回来当上了校团委书记,成了全校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年龄刚刚30岁啊。

为了消除我那个“副”字的后患——万一哪天校党委书记遇到那位团省委的副书记,聊起来这个事可能会出逻辑上的“纰漏”——我故意在书记找我任职谈话的时候,表现出一种用重了的惶恐。我说,我也跟团省委副书记表达过自己的心态,太年轻了,经验不足,从团委副书记岗位干起就很好了。党委书记呵呵笑了,还拍打了两下我的肩,说压重担才能长大力,团的工作岗位,本来就不同于其他岗位,设那么多死台阶干什么,再说,这也是学校对落实上级团委意见的重视嘛。

我想想,心里还是不踏实。于是在任职报到的当天,又跑到团省委,找到那位副书记,汇报自己的事。副书记很高兴,说学校落实得好,很到位。我就说,我正是为这事来的呢,我觉得当个副书记就很好,校党委硬是要给我压担子,而且我们书记说您的意见,一定要重视,您是一位很少向基层团委推荐干部的人,虽然年轻但德高望重,不会看走眼。副书记哈哈大笑,说你当然能干好,我告诉你,你不要怕担子重挑不起,书记比副书记好干,一把手,好想法、好办法之间,没有周折,副手就不一样了,我支持学校的安排,你就甩开膀子干吧,干好了也算我们团省委培养干部有方啊。

就这样,我在仕途上巧取到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但你可能察觉到了,这里面埋下了一点隐患,为了前途,我不是真正选择学问之路,关键时刻也不是那种很人文情怀的做法,而是选择功利,选择了手段,玩弄了一些恶俗小聪明。这种方法一旦侥幸成功,必然在内心深处埋下种子。当然,这点种子,如果在不断优化的心灵土壤里,恐怕也就死掉了,发不出芽来。能成为一种羞耻的隐私,说不定会对自己的人生有好处,知耻乎而后勇,许多人年轻时一时糊涂,做了错事没有受到惩戒,但心里清楚,通过反省悔悟,不断激发内在正能量救赎自己,最后成为伟大的人。美国有1/3的总统年轻时都是坏小子,像林肯、奥巴马、小布什,还有肯尼迪这些人,年轻时有的学习成绩很差,调皮捣蛋,但后来都陷入懊悔、自责,最终奋发有为,不只成就伟大,品德也堪称楷模。有些事情,我也知道做得不好,做多了会遭报应。但是,我一方面小心翼翼,藏起这些隐私,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是一种“秘密武器”,这是中国文化胎里出来的,中国自古不以人品论英雄,而以成败论英雄,难道谁能有三头六臂,仅仅以品德高尚成就英雄地位吗?我们不都在动用着孔明的脑筋,表演着刘备的伪善,实施着曹操的手段,成就着自己的江山吗!

我那几年甚至跨学科做了一篇文章,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做一个不同于众的古小说人物形象归类研究。我的论点是,四大名著里没有一个好人,有好人也是一些很烂的好人,比如武大郎、贾宝玉这样的,很<img src="/uploads/allimg/211029/1-21102Z3005R14.jpg"/>,还有孙猴子那样一身才艺却永远只能做奴隶的苦命汉。这就是我当时反思的结果。我觉得跟许多成功人士相比,我那点小伎俩,都摆不上台面,小得不易察觉,小得不值一提。

也正因为如此,我的这个阶段,还不是人生的第一分水岭,还不能看出灵魂有太大的口子。

应该说,我的整个中青年时代,虽然不反省自己,但很激励自己。我的工作是拼命的,我的学问是扎实的。我奋斗的弦绷得很紧,一刻也没有放松。这里面可以举无数例子。

我记得40岁前后的十来年内,是学校发展最快的时期,招生数数倍扩大,教职工和学生人数破一万,再破两万,重点学科拿下一个又一个,新校舍和新校区规划、落成和投入使用,二级学院、民营学院崛起,等等,无一不是我的亲力亲为。我个人的事业也是飞速发展,从团委书记到二级学院院长到副校长,职务不断升迁。我当学院院长的时候,是全校最年轻的院长,我当副校长的时候,是全省最年轻的高校领导之一。在学术上,33岁的我开始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之后逐步展现出我的出色才华,36岁担任博导和国家级科研课题的领导小组成员。次年,我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全省材料科学领域甚至全国的中坚。同时,我还是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省级科研课题项目的评审专家。其间还到清华大学进修了管理,被组织部派到国外参加干部境外培训半年,到老家的县乡教育扶贫一年。我的状态就是一个陀螺,被抽打着快速旋转的陀螺。我得到了很多,仕途顺进,著作等身,荣誉满满。但是,我也付出了很多,比如儿子上学受到了耽误,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没有任何才华和特长。夫妻感情破裂,跟结发妻子离婚,然后匆匆忙忙找了一个只有大专学历的女人再婚,婚后发现两人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前妻的父亲待我如亲生儿子,可是他得了肝癌,去世前我都未能照顾他一天,只是出差时绕道到前妻老家,送了5000元钱到老人床头。也就是从那件事起,我前妻对我失望透顶了,两个人的矛盾开始激化。我自己的父亲三次住院,我只得空去陪护过半天,未能尽到应有的孝心。

那么,我当时志满意得了吗?没有。

我担任副校长的时候,在老家名气已经很大。不久省教育厅安排部分高校领导带队,为全省部分县区开展“教育扶贫”。我带了一个队,到我老家那个县的邻县蹲点。有一个周末,我回老家,老家县里的教育局长得知消息,就过来请我吃饭,而且告诉我,已经跟县里领导汇报了。我说不要打扰县里领导吧,我们教育上的自己人,吃个便饭交流一下工作就好。可局长说,那哪成啊,您是副厅级干部,相当于我们县上面的地级市的副市长啊,您来了,县长书记都要出面接待的。再说,您是家乡的杰出人才,大专家,您不肯见这些县老爷,他们会感觉没面子。我要是不告诉他们,不安排好这件事,还不得罪狠了这些县太爷啊。

他说得这么严重,我想想,也是啊,符合情理啊。于是我说,那就好吧。

结果,这顿饭吃得很有戏剧性,吃得我心理严重失衡。

县委书记听了教育局长的汇报,说正好有几个接待,要赶个场子。就委托县长来陪我吃饭。到了县长那里,县长说县委书记接待的那批客人很重要,是省委组织部的领导,市委组织部的领导陪同过来的,自己不便不参加。然后就委托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来陪我。副县长就对教育局长说,书记和县长很不好意思,为了弥补不敬,就吩咐把接待放在同一个饭店,到时候他们方便过来交错陪我。我觉得这也挺好,人家这么忙,还动这么大心思,想尽办法照顾到我,真是太热情太诚恳了。我就愉悦地赴宴了。

那晚,饭吃到一半,副县长就提着酒壶,说我先去给省市领导敬个酒,顺便帮书记、县长领个路,再过来陪我们的校长大教授。然后,他去了,这一去就是将近一个小时,都没有回来。我们就干坐在那里等他。所有的菜都上完了,都上餐后水果了,副县长才歪着身子,一个人进来了。他喝得满面红光,看来兴致不错,说领导们知道他酒量好,一定要拽着他,把省市领导陪尽兴了。

说话间,我们就发现一大群人,前呼后拥,呼啦啦路过我们的包间外,走了。副县长和教育局长一看,说正是领导们,马上跑出去。过了一会儿,两个人回来了,说他们喝多了,书记和县长送省市领导去住的酒店了,一时回不来,让给校长打个招呼,失礼了,只能下次补偿。

当时的气氛有点尴尬。我有点不高兴,但想想,还是能理解。省市领导,人家的顶头上司,官大一级压死人,好容易来一趟小地方,地方官员们高度重视也是应该的。管组织的省领导,不要说是到一个小县里,即便是到我们省城的任意一所大学,学校领导一样也会倾巢出动。

我们就怏怏地结束了饭局。跟副县长告别后,我多了一句嘴,问教育局长,今天来的是不是省委常委、组织部某某部长啊。局长笑了,说,哪里啊,省委组织部市干部处的一位副处长,陪他过来的是市委组织部的一位副部长,两个副处级干部而已。

那一刻,我的心里的自傲自尊,我的价值之塔,简直是土崩瓦解了。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在省城混成一个名流,一个名牌大学的副校长,一个体制内的副厅级干部,竟然跑到老家,面子抵不上组织部门的副处级干部。

教育局长可能看出了我的脸色不好,连忙解释说,也是特殊情况,今天他们喝多了,本来都要来敬酒的,要不然也不会提议放到同一个饭店接待。他还说,其实基层都是这样的,如果是上级党委政府部门来人,哪怕是科长,县领导都愿意出面。他们也没办法,为了地方发展,越来越务实,非常对不起,代表他们向您致歉,绝对不是有心,这车实在是撞得不好。

这件事还是在我们老家那一带传开了,而且越传越歪。最后的版本变成:书记县长请省里的副处长和市里的科长吃饭,顺便请回乡的大学校长、大学者吃饭,弄到一桌,省里的副处长被安排到书记右手的主宾位置,市里的科长被安排到书记左手副宾,大学校长被安排到第三嘉宾位置,坐在了县长身边。宴会开始后,书记、县长、副书记、常委、副县长竞相给副处长和科长敬酒,酒喝到第二瓶,还没有轮到给校长敬酒。校长不高兴,中途拂袖而去。

这些八卦传来传去,从家乡传到了省城,传到我的耳朵,更加走形,更加变态,让我颜面尽失。我一个没有考上大学的中学同学,在家乡搞养殖,发了一点小财,据说可以经常请到县里的领导吃饭,居然发信息劝我,不要跟家乡领导把关系搞僵,没有面子,甚至波及同学圈,对大家都不好。

我的肺简直都气炸了。

这件事,才真正导致我的内心巨变,导致我的人生第一次分水岭。我自认为我顿悟了中国社会的现实,这就是世界之最的官本位文化,覆盖到每一个角落。虚名轻如鸿毛,知识不能增加你在人心目中的分量,有时候,只是一个空架子。没有实力,想在社会上搬弄这个空架子,只能自取其辱。我这么多年的奋斗与功名,原来就是搭了一个巨大的空架子,经不起别人轻轻一推。我开始苦思冥想,我甚至后悔当初不该为了虚长一级,回到高校,应该留在团省委发展,留在省级机关从政。

从那件事情后,我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了。后来的两年,我几乎都没有心思做任何学问,工作的重心,也开始向经营仕途倾斜,而不是在学校围墙内死干活儿。我才40多岁,已经拥有好几年副厅资历了,我希望通过“各种努力”,能尽快解决正厅,并把自己的屁股落到省级机关或者地方大市的领导岗位上。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从猴子开始吞噬进化  仕途  时空管理员被迫养崽[快穿]  意图(官场浮世绘)  重生之官道  绑定系统后我被迫女装[快穿]  维度融合  和谐小能手[快穿]  校园文里的无敌反派[快穿]  [快穿]男主的黑化值又爆了  官运  位置  心腹  [综]谁说反派不懂爱  官帽  离任  宗主人呢  进步  圣光使者的无限之旅  乱世小郎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